汉字的成熟时期通常被认为出现在商代,具体分析如下:
一、成熟阶段的标志
甲骨文的系统化 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系统,距今约1300年。它已具备以下特征:
- 象形与符号结合,如“日”写作圆形,“马”突出鬃毛特征;
- 采用形声、会意等造字法,单字数量达4500余个,已能记录占卜内容;
- 文字载体包括龟甲、兽骨、陶器及青铜器,记录了祭祀、战争等重要社会活动。
文字载体的多样化
商代文字已通过龟甲、兽骨、陶器、青铜器等多种载体稳定传播,显示了系统化文字的广泛应用。
二、发展脉络
形成阶段: 新石器晚期(约前6000年)出现原始符号(如仰韶文化陶符),但缺乏系统性; 古文字阶段
成熟与定型: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汉字进入成熟阶段,后续演变则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。
三、争议与补充
部分学者认为,文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更早的符号系统(如裴李岗文化陶符),但系统化程度远逊于商代甲骨文。另有观点认为汉字正式形成于夏商之际(约前3600年),但这一说法缺乏充分考古证据支持。
综上,商代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性体系,奠定了后续文字发展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