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价人员审核工作需遵循系统化流程,结合合同条款、市场信息及工程实际情况,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、合理性和合规性。具体审核方法可分为以下要点:
一、审核前准备
熟悉项目背景 了解工程功能、规模及设计图纸,明确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方式(固定总价/可调价格等)。
收集基础资料
整理施工合同、招投标文件、施工图纸、竣工图纸、工程变更单等必要文件。
二、材料价格审核
合同条款执行
核对材料价格约定(固定单价/市场价调整机制),与施工方报价对比,确保符合合同约定。
市场信息价参考
参考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价,对未明确约定的材料价格进行合理性分析。
三、工程量审核
规则与范围确认
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,区分计算范围(如基础与墙身划分)和限制范围(如层高超过3.6m需计取满堂脚手架费)。
细节核查
检查楼地面孔洞、钢筋保护层、梁柱交接等易错部位,防止漏项或重复计算。
四、费用计算审核
单价套用规范
严格按工程造价定额套用单价,杜绝随意调整,确保费用计算准确性。
数据核对
核对工程量、单价及总费用,检查是否存在计算错误或小数点错位。
五、合同与变更审核
条款执行监督
审查合同计价方式、风险范围及付款条款,确认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。
变更合理性评估
审核工程变更指令的必要性、合理性及费用承担方,防止施工单位不合理索赔。
六、审核方法与工具
全面审核法: 对所有分项工程量、材料单价逐一核对。 重点审核法
对比审核法:通过类似项目预算资料进行横向对比分析。
分组计算审查法:分组计算后交叉核对,提高效率。
七、风险控制与报告编制
风险识别
评估材料价格波动、工程量变更等风险,确定是否触发合同调整条款。
报告编制
撰写详细审核报告,列出问题清单及整改建议,跟踪整改落实情况。
八、合规性与职业道德
审核人员需具备注册造价师资质,确保独立性和公正性。
防止虚假签证、伪造文件等违规行为,保障工程造价真实性。
通过以上步骤,造价人员可系统化完成审核工作,为工程造价的精准控制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