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出的较难写的汉字,主要基于笔画复杂度、结构独特性或生僻性进行排序:
一、结构极其复杂的汉字
龘(dá) - 由三个“龙”字组成,共48画,象征龙腾飞,是书法练习的难点。
- 书写需保持每个“龙”字的结构和笔画一致,对空间布局要求高。
齉(nàng)
- 包含“鼻”部与“囊”部,共17画,发音与字形均较复杂。
- 因“齒”和“囊”部结构特殊,书写时易混淆。
鑫(xīn)
- 由三个“金”字旁组成,共18画,常用于祝福语。
- 重复的金字旁需保持形态一致,对笔画控制要求严格。
鱻(xiān)
- 24画生僻字,指鲜鱼,现代使用频率极低。
- 笔画繁多且分布不均,结构极为复杂。
二、笔画数量较多的汉字
错(cuò)
- 15画,包含“金”部与“昔”部,结构紧凑。
- 需注意“金”部的撇捺与“昔”部的呼应。
难(nán)
- 16画,部首为“隹”,整体结构紧凑。
- 书写时需平衡左右两部分的比例。
趣(qù)
- 17画,包含“舌”部与“取”部,笔画繁多且弯曲。
- 需熟练掌握“舌”部的卷曲形态。
三、生僻或古字形态
偲(cǎi)
- 古同“材”,19画,结构独特。
- 现代使用频率低,需结合古文字知识书写。
骉(bāi)
- 17画,指群马奔腾,含“马”部与“卑”部。
- 需注意“卑”部的撇折与“马”部的呼应。
四、其他难点汉字
爫(zhǎ): 13画,古同“爪”,结构简洁但需注意起笔位置。 鬲(gé)
书写建议:
龙、龘等字建议先拆解结构,再整体练习;
齉、鑫等字需反复揣摩部首组合;
生僻字可结合古文字资料辅助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