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境内仍有汉字存在的地区及现象如下:
一、汉字保留较为完好的地区
北宁市(慈山镇)
位于越南北部,距离河内约20公里。该地区因红木加工产业聚集,大量中国商人在此经商,导致汉字和中国普通话广泛使用。街道、商业文书甚至日常交流中汉字随处可见,形成独特的中越文化交融现象。
岘港
岘港历史悠久的会安古城保留大量汉字建筑装饰,这些汉字多见于古建筑题铭和传统工艺中,体现了汉字在历史建筑中的文化传承。
河内
河内部分区域仍可见汉字,例如还剑湖周边。虽然日常交流已转为越南语,但汉字在历史遗迹和部分公共场所仍有存在。
二、汉字使用的历史与文化背景
历史渊源
汉字最早在秦朝传入越南北部,长期作为官方文字使用,直至1945年越南独立后逐步废止。这一历史背景使汉字成为越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文化象征
尽管现代越南官方文字改为拉丁字母,但汉字仍被用于建筑装饰、传统节日(如春节)等场景,成为文化认同的象征。
三、汉字在越南的现状与争议
教育体系
自20世纪中叶起,越南教育系统逐步放弃汉字教学,转向拉丁字母。目前,越南学生普遍不会书写汉字。
文化保护运动
近年来,越南曾出现恢复汉字教学的呼声,部分学者认为汉字是越南文化瑰宝,但此类运动规模较小,未形成广泛社会共识。
综上,越南汉字的保留主要与历史因素、经济交流及文化认同相关,呈现地域性分布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