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,距今约8000年前已出现原始符号,但形成系统的文字体系是在商代甲骨文时期。具体发展阶段如下:
最早符号阶段(8000年前) 甘肃大地湾遗址、河南贾湖遗址等出土的刻符,距今约8000-9000年,被认为是汉字的早期雏形,主要用于记录生产生活信息。
系统化文字形成(商代甲骨文)
距今约3600-3000年前(公元前14世纪至前13世纪),商代甲骨文成为最早成体系的文字,主要用于占卜记录,标志着汉字的正式诞生。
早期发展推测(夏代)
部分学者根据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(约公元前4000年)的刻划符号,推测夏代(约公元前17世纪)可能已初具文字规模,但缺乏确凿实物证据。
总结:
中国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8000年前,但成熟的文字体系形成于商代甲骨文时期(约公元前14世纪)。这一结论综合了考古发现与学术推论,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