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有效注入就业池的“活水”,需从产业、政策、平台等多维度综合施策,具体措施包括:
一、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
发展新兴产业 推动“互联网+”“数字经济”“平台经济”等新兴领域发展,例如远程办公、线上零售、健康产业(如居家养老、生物医药)等,利用市场大优势创造新岗位。
传统产业转型
通过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,提升传统产业(如制造业、农业)的就业吸纳能力,例如引入智能化设备降低用工门槛。
二、政策支持与就业环境优化
稳定市场主体
稳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共部门招录规模,尤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,因其吸纳了超80%的城镇就业。
完善就业服务
- 延伸就业服务触角至基层(如社区劳务经纪人平台),实现求职者与招聘者的高效对接;
- 加强就业政策宣传,降低劳动者转型成本。
三、平台化就业机制创新
建设共享就业平台
例如“吉人共享零工市场”小程序,通过“平台+运营”模式,累计上线岗位1000个,日活超2300人,累计对接超1000次岗位咨询;
- 其他地区可借鉴类似模式,覆盖灵活就业人员需求。
强化政策协同
结合产业基础,制定针对性就业补贴政策,例如对吸纳就业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。
四、其他关键措施
提升劳动者技能: 通过职业培训、技能提升计划,增强劳动者适应新岗位的能力; 保障就业稳定性
通过以上多措并举,可有效激活就业池,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