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学校就业上报时间,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填写,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信息:
一、时间节点要求
三方协议签订后
需在离校前领取就业协议书(一式三联),并确保协议书中档案去向、报到单位等关键信息完整。
信息更新机制
实行实时报送,就业信息有变动需及时更新。例如:
- 毕业时间:首次就业时间填写劳动合同起始日期,后续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列;
- 就业登记时间: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一致;
- 入职/离职时间:每段工作经历需分别标注入职和离职日期。
特定报告周期
部分高校实行定期报告制度,如:
- 第二季度季报:6月19日前提交;
- 第三季度月报:每月19日前提交;
- 第四季度旬报:每月9日、19日、29日前提交。
二、填写规范
格式要求
- 日期填写:
- 就业时间:采用“2025年6月”格式,具体日期可填写为6月30日或7月某天;
- 入职/离职时间:按时间倒序排列,例如“2025年7月1日-2025年8月1日”;
- 学制:硕士填“三年”,博士填“四年”。
- 文档要求:使用A4纸双面打印,确保信息完整。
内容核对
填写前需仔细核对个人信息、单位名称、档案去向等,确保与三方协议一致。
三、操作流程(以“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”小程序为例)
1. 登录小程序并完成生源校对;
2. 进入“就业创业信息”模块,填报就业信息;
3. 完成后提交审核,确保系统显示“已完成”状态。
四、注意事项
若涉及跨省就业,需在协议书中明确档案转寄地址;
博士毕业生需额外填写“派遣信息”和“档案去向信息”;
若在校期间有实习经历,需区分实习与正式就业的填报规则。
建议以学校官方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,若对流程有疑问可咨询院系就业指导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