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与就业局合作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,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:
校企合作与人才引进 企业可参与“政校企”三方协议,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工作站,直接引进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术人才。例如,乌达区就业局通过与内蒙古机电学院合作,在工业园设立工作站,解决企业高新人才短缺问题。
搭建沟通与服务平台
就业局提供三方对接平台,促进企业、学校及人才资源的高效匹配。例如,通过座谈会、招聘会等形式,搭建企业用工需求与毕业生就业意愿的桥梁,实现多渠道人才挖掘。
自主培养与技能提升
鼓励企业承担主体责任,利用学徒制、在职培训等方式培养综合型人才。例如,蓬安县就业局建议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或自主培养,提升本地技术工人素质,满足生产需求。
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
企业可申请就业局提供的政策扶持,如税收优惠、社保补贴等,同时借助政府资源整合市场信息,优化用工结构。例如,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参与“双高计划”等专项合作,获取人才引进专项支持。
总结:
企业合作就业局的核心是通过政策引导、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,实现人才供需高效对接,同时借助政府支持提升竞争力。具体实施需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与当地政策环境,形成“政校企”协同育才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