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档案是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材料,其内容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,但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分:
一、纸质档案内容
考生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籍贯、民族、身份证号码、联系电话等。
学业水平考试成绩
普通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(如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科目成绩)及中等专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。
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材料
包括高中阶段思想品德评语或考核鉴定。
体检表
高中阶段体格检查报告(含原始化验单等)。
高考志愿表与录取信息
包括高考志愿填报记录、录取院校及专业录取结果。
诚信承诺书
考生需签署的高中阶段诚信考试承诺书。
获奖情况说明
记录高中阶段获得的各类奖项(如学科竞赛、社会实践等)。
社会实践与团团组织信息
包括党团组织关系证明、社会实践经历等。
二、电子档案内容
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,包含:
基础信息模块: 与纸质档案完全一致; 学业评价模块
动态管理模块:记录高校录取、在校学习、奖惩等后续信息。
三、注意事项
档案重要性:
纸质档案中的《毕业生登记表》记录了高中阶段重大活动信息,部分高校可能将其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;
档案转移:
录取后需及时到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或高校领取纸质档案袋,同时电子档案将同步转移至高校;
特殊情况处理:
若档案不完整,需联系高中学校补录相关材料。
建议考生在高考后主动联系高校或招生办,确认档案具体内容及转移流程,避免遗漏重要材料影响入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