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生大学期间能长高多少,通常无法确定,与个人体质、遗传、营养摄入、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。
一、大学男生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
在正常情况下,男孩青春期的开始时间是10-12岁,结束时间是18-20岁,整个青春期男孩大约可以长高25-30厘米。
但是人的身高发育受遗传、营养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,所以男孩进入青春期后的生长空间是因人而异的。
青春期是身高快速发育的第二个黄金期,这一时期人体内的性激素会大量分泌,刺激骨骺软骨板增殖和分化,所以身高增长速度比较快,平均年可以长高7-10厘米。
大多数男孩在15-16岁左右时,身高已经达到最终身高的95%,18-20岁时骨骺线基本闭合,身高几乎不会再发生改变。
二、影响大学男生身高增长的因素
个人体质:
部分男孩受到遗传因素影响,存在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的情况,骨骺闭合的时间比较晚,生长期也会相应的延长,而且长幅比较大,可以长高30厘米以上。
遗传因素:
如果父母的身高较高,男孩在青春期的身高增长可能会比较显著。
营养摄入:
如果营养摄入不足,就会限制身高增长。在发育期间要摄入含钙的食物,比如鱼肉和虾肉,同时还需要锻炼身体,多进行跑跳为主的运动,比如跑步、打篮球、跨栏等,能促进骨骼生长发育。
生活习惯:
适量的运动可以刺激身体生长激素的分泌,促进骨骼的生长。而充足的睡眠则是生长激素分泌的关键,缺乏睡眠会影响身高的增长。
三、大学男生身高增长的注意事项
在生长发育阶段增加睡眠时间、补充高钙的食物、参加户外活动等,对于骨骼生长发育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。
如果男生出现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的情况,可以到医院配合医生做骨骺检查,通过该项检查可以诊断出是否出现了骨骺线闭合,能够明确是否有生长的空间,可以辅助判断长高空间的大小。
如果对身高增长有任何疑问或担忧,建议咨询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