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输出时使用的是 字形码(也称为 输出码)。以下是详细说明:
一、汉字输出的核心概念
字形码的作用 字形码是计算机用于显示或打印汉字的编码形式,它描述了汉字的字形结构,通常以点阵或矢量形式存储。系统通过字形码将汉字的视觉信息转换为屏幕或纸张上的具体形状。
与机内码的区别
- 机内码: 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和传输汉字时使用的编码(如GB2312、GBK、Unicode等),主要用于汉字的存储和内部处理。 - 字形码
二、汉字输出的具体实现
编码转换流程 - 输入阶段:
用户通过拼音码、五笔字型码等输入法输入汉字,这些输入码需转换为机内码(如GB2312编码)。
- 存储阶段:机内码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,便于后续处理。
- 输出阶段:当需要显示或打印汉字时,系统根据机内码查找对应的字形码,并将字形信息渲染到屏幕或打印设备上。
常见编码标准 - 国标码/交换码:
如GB2312、GBK,用于不同系统间的汉字传输。
- 扩展编码:如Unicode(包括UTF-8、UTF-16)和Big5,支持更多汉字和符号,适用于国际化场景。
- 字形编码格式:部分字体文件采用点阵或矢量形式存储字形信息。
三、其他相关概念
字库文件:存储汉字字形信息的数据库,用于解决“用户输入的汉字在机内的存储”问题。
输出设备:如显示器、打印机,需支持字形码的解析与渲染。
综上,汉字输出的核心是 字形码,它将机内码转换为可视觉化的汉字形态,是汉字显示和打印的直接载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