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业考察政审简历的撰写需遵循规范性、真实性和针对性原则,重点突出政治素质、教育背景及工作能力。以下是具体要点:
一、基本信息规范
个人信息 包含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民族、身份证号、最高学历、毕业院校及专业、政治面貌等,需与身份证等材料一致。
家庭成员
简要列出配偶、父母、子女的姓名、关系、职务及政治面貌。
二、教育经历清晰呈现
时间格式
采用“年-月-日”倒序排列,完整列出小学至最高学历阶段,如2013.09--2016.07。
内容规范
每段需包含学校全称、入学/毕业时间、专业名称及学位,中专/技校等非学历阶段需单独列出。
三、工作经历重点突出
时间顺序
按入职时间倒序排列,包含单位名称、职务、工作时间及主要业绩。
业绩描述
明确标注工作职责、项目经验及晋升情况,可单独列项说明重要成果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真实性
所有信息需与身份证、档案等材料一致,严禁篡改。
规范性
使用4位数字表示年份,空白处用“XX年XX月--XX年XX月”格式填写。
补充材料
可附成绩单、获奖证书、社会实践证明等,增强说服力。
五、特殊情况处理
若存在待业期(如备考阶段),可在“工作经历”栏填写“待业”,并注明具体时间段及地址。
示例结构
基本信息:
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民族、身份证号、最高学历、毕业院校及专业、政治面貌。
家庭成员:
配偶/父母/子女信息。
教育经历:
按时间倒序列出学历信息。
工作经历:
倒序排列工作单位、职务、时间及业绩。
其他信息:
待业期说明(如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