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化稳就业需要从政策支持、企业激励、技能提升和就业服务等多方面入手,形成协同机制。以下是具体措施:
一、政策支持与金融保障
延续降费稳岗政策 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率,落实稳岗返还、专项贷款及就业补贴政策,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覆盖面。
财政金融协同
通过财政资金支持重点产业(如制造业、数字经济),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稳岗扩岗专项贷款,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成本高问题。
税费与金融工具
全面落实社保费阶段性减免、失业保险稳岗返还,推广直补快办模式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二、企业激励与就业扩容
支持重点群体就业
- 高校毕业生:开发适合专业方向的岗位,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制度,开展百万见习岗位募集。
- 农民工与失业群体:健全劳务协作机制,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,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零就业家庭。
培育新业态就业
加大5G、人工智能、电商等新兴领域投入,支持灵活就业形式,完善社会保障措施。
三、技能提升与供需匹配
职业技能培训
实施技能中国行动,聚焦先进制造、现代服务等领域,开展补贴性培训,提升劳动者素质,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。
优化就业服务
- 推广“大数据+铁脚板”模式,建立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,举办招聘会3.2万场以上,点对点输送劳动者88万人次。
- 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,发挥零工市场作用,支持多渠道就业。
四、权益保障与监测
健全就业援助体系
落实就业援助制度,对零就业家庭、大龄失业等群体提供专项帮扶,确保至少一人实现就业。
强化政策落实
建立部门定期会商机制,推广直补快办模式,确保稳岗返还、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地生效。
五、目标与评估
就业目标: 设定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目标,通过政策协同和精准服务实现。 效果评估
通过以上措施,形成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协同的稳就业格局,确保就业形势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