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医院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,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:
一、协商解决
直接沟通 :首先与医院人力资源部门或负责人协商,明确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并告知其不签合同的法律责任。书面通知:
通过书面形式(如邮件、信函)提出要求,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。
二、收集证据
劳动关系证明:
收集工作证、工资条、考勤记录、社保缴纳记录、工装、个税完税证明等材料,证明劳动关系存在。
时效性注意:
从用工第二个月开始计算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,最多可要求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(截至2025年4月)。
三、法律途径
劳动仲裁
- 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要求支付未签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、经济补偿金及拖欠工资。
- 仲裁时效为一年,需在用工之日起1年内提出。
劳动监察投诉
-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,要求医院限期改正,逾期不改正可申请罚款。
诉讼
- 若仲裁结果不满意,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医院履行合同义务。
四、注意事项
时效性:
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,诉讼时效为3年,均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。
证据保全:
及时收集并固定证据,如录音、录像等,避免因证据灭失影响维权。
专业帮助:
建议咨询专业律师,制定维权策略,提高胜诉率。
通过以上步骤,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,避免因未签合同导致的经济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