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最不好写的汉字”这一问题,不同来源存在差异,主要争议集中在字形复杂度、生僻程度及书写难度等方面。综合多份资料,以下为常见认为较难写的汉字分类及代表字例:
一、笔画异常复杂的汉字
龘(dá) - 由三个“龙”字组成,共48画,是已知笔画最多的汉字之一,象征龙腾飞。 - 书写需注意三个“龙”字的结构平衡与流畅性,对笔法要求极高。
靐(bìng)
- 由24个“雷”字叠加而成,共160画,常用于形容雷声。 - 由于笔画过多且重复性高,书写时易出现错误。
齉(nàng)
- 指鼻子不通气,简体字为“儾”,共172画,结构极为复杂。 - 部分字典需用图形展示其结构,日常书写难度极大。
二、结构独特或生僻的汉字
吶(nǎ)
- 读作第二声,表示象声词,共172画,是世界上最难写的汉字之一。 - 由于字形不规则且生僻,几乎无人能正确书写。
掱(qiān)
- 意为“用手抓住”,共16画,但结构独特,需注意笔画分布。 - 生僻度较高,日常使用频率低。
零(líng)
- 在四角号码检字法中为“0000”,但实际书写需注意四个角的圆滑过渡。 - 作为数词使用较少,认知度有限。
三、其他争议性候选字
髣(fěng): 古同“凤”,20画,结构复杂且生僻。 猋(biāo)
总结
若以笔画数量为标准, 龘和 靐是公认最难写的汉字;若侧重结构复杂度与生僻性,则 吶和 零更具挑战性。这些字因字形、笔画或使用频率等因素,成为书写难度较高的典型代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