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,以下是综合法律建议的解决方案:
一、法律后果与权利主张
双倍工资赔偿 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八十二条,用人单位自用工超过一个月未签书面合同的,需支付双倍工资,计算周期为入职后第2个月至第12个月(最多11个月)。
其他权益索赔
除双倍工资外,还可要求支付拖欠工资、押金、经济补偿金、加班工资等。
二、证据收集与仲裁申请
关键证据
- 工作证、工资条、考勤记录、社保缴纳记录等;
- 同事证言、录音录像等辅助性证据。
仲裁时效
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,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。
申请流程
- 携带仲裁申请书、身份证复印件、证据至单位注册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;
- 仲裁程序分为立案、调解、裁决等阶段,期间可同时求职。
三、协商与法律救济
协商解决
建议优先与单位协商,明确签订劳动合同及支付拖欠款项。
法律救济
-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,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;
- 劳动仲裁不收费,且不会影响求职。
四、注意事项
劳动合同签订时间: 补签时建议填写实际入职时间,避免因合同期限问题引发争议; 试用期规定
通过以上步骤,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。若单位拒不履行,法律途径是维权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