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的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关键阶段,其核心思想与《易经》存在关联:
理论基础奠定(1666年前) 莱布尼茨在1666年发明组合数时,已发现2的幂运算与组合度的密切关系,为二进制奠定了理论基础。
手稿与算法完善(1679年)
1679年,莱布尼茨在《二进制算术》手稿中系统提出二进制记数规则(0和1表示),并设计出加减乘除运算规则,与十进制进行对比。
灵感来源与传播(1696年)
- 《易经》启发: 1701年,莱布尼茨收到法国传教士白晋寄来的《周易》八卦图,认为其阴阳两爻与二进制的0和1有相似性,从而完善了二进制算法。 - 传播与争议
总结: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发明是独立完成的,但《易经》为其提供了直观的符号体系参考。其初衷是通过数学证明上帝存在,而非为计算机设计。